iii people
iii people
一行行程式碼也能改變世界!江立豪找到了一生的熱愛。從學生時代開始,他就對新技術和工具充滿無窮的好奇心,帶著強烈的求知慾探索未知,不像一般人習慣用對話解決問題,他更喜歡透過軟體,用程式語言打造出具影響力的解決方案。但在資訊相關科系求學期間,一個問題始終盤旋在他心頭:「為什麼市面上多是國外大廠的軟體產品,而台灣自主研發的作品卻總難有機會發光發熱?」這樣的疑問成為他投身國產軟體研究的起點,也燃起他內心深處的使命感,讓世界看見台灣MIT軟體的價值!
懷抱著對國產軟體的抱負,江立豪選擇加入一個專注於技術創新與產業推動的研究型財團法人—資策會。在這裡,他發現了理想與專業的交集點。資策會並非以營利為唯一目標,而是以促進產業發展、解決社會問題為核心,這與他「用軟體創造影響力」的初心完美契合。
江立豪的專長集中在雲端整合與平台應用服務領域。他的工作不僅是寫程式,更是在搭建一個敏捷開發所需的工具與服務平台,讓廠商能夠從使用國際品牌的系統,輕鬆轉移到台灣自主開發的解決方案。他說:「這不僅是一份工作,更像是完成自己的使命—讓MIT的軟體產業在國際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
當然,職場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旅程。江立豪也曾面對溝通上的困難,導致專案延期,也曾在帶領團隊時,學會從「上對下的指令式管理」轉為「亦師亦友的合作式領導」。他認為:唯有營造團隊的和諧氛圍,才能發揮每個人的潛力。
對他來說,挑戰是自我成長的助力。江立豪也提供後輩進入職場的大補帖,若想在軟體研究上站穩腳步,如何選擇研發方向很重要,政府每年寫的科技白皮書即是一盞明燈,除了找對方向站穩腳步,懂得運用現在最夯的AI工具,也是個能加快研究速度的一把鑰匙,選對職場讓夢想成真。
在快速變化的科技產業中,如何保持競爭力?來自軟體院智慧駕駛組組長劉暐辰,以7年專注智慧自駕與AI研究的經驗,展現了資策會工程師的專業與毅力。他分享了從師大電機系畢業到投身資策會的成長歷程,以及開發智慧駕駛技術的挑戰與樂趣。
「程式卡關是常態,但給自己時間,有時會突然豁然開朗。」劉暐辰坦言開發過程中總有甘苦。他認為,資策會的前瞻性讓他總能站在技術前端,不論是追蹤產業趨勢,或是利用生成式AI輔助開發,這些都讓他得以持續提升專業能力。在資策會工作的另一大優勢,是這裡為工程師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與支持,例如MIC產業情報、跨領域合作機會,以及技術培訓的完整規劃。劉暐辰也特別提到,資策會總是比產業更早一步探索新技術,這讓他能在專案中保持創新性,同時具備實務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些年的工作經歷中,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疫情期間曾接到要與團隊執行一項自駕接駁實證的計畫,場地就選在桃園機場第二航廈。在當時的疫情社會狀態、與場地限制中,需以精準運算在機場內的免稅店與來往旅客間運行,且需避免造成碰撞。「挑戰性十足,但也讓人充滿成就感。」對劉暐辰而言,資策會不僅是一個技術創新的平台,更是讓人能實現專業價值與成長的地方。
「寫程式像破關遊戲,碰到難題就想著怎麼解!」這是陳建穎對工作的第一印象。從資工系到資工所,他一步步打下程式語言的基礎,但真正讓他進化的,是踏出校門後的自主學習。「學校教的是基本功,進入職場後,技術瞬息萬變,靠的就是自己的好奇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研發替代役,他加入了資策會,接觸生成式AI領域,迎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成就感。「每次專案就像一場冒險,要學新技術、解新難題,雖然常被卡住,但破解的瞬間真的超讚!」
在資策會,陳建穎遇見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大家雖然背景不同,但為了同一個目標並肩奮戰。「團隊合作最有趣的地方,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習慣,要想辦法整合成一套高效的方式,才能讓專案順利進行。」他笑著說:「這裡的前輩們像一群熱心的隊友,總能在你需要時出手相助,遇到不懂的問題,大家都很樂意分享經驗,這種學習氛圍真的很棒。」
面對生成式AI的世代,他直言這就像一把雙刃劍。「現在GPT可以幫你寫程式,效率大幅提升,但也可能讓人偷懶,變得不想自己動腦。」他認為,AI的真正價值在於激發更多創意,而不是替代專業。「就像寫程式時,AI能給你靈感,但最後的品質和創意,還是要靠自己把關。」談起要給後輩的話,陳建穎語重心長地說,不要被動,職場上沒有人有義務教你,靠自己去問、去學才是王道,保持謙虛又積極的心態,把解決問題當作挑戰自己能力的機會是重點。
「技術不會停下來,你也不能停。」從大學生到生成式AI的探索者,陳建穎認為:「只要願意學,願意拼,就能在科技浪潮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
Common Personality
開發過程中會遇到無數問題,要能迅速定位問題,並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
1
軟體開發通常是一個團隊合作的過程,經常要與其他工程師或是專案經理等一起工作,所以溝通能力也是重要的。
2
軟體工程師需要具備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擅長分析問題、拆解問題,並用程式語言建構解決方案。
3
必須保持對新技術的好奇心,並有強烈的學習意願。持續學習不僅能提升個人的技術能力,也能跟上產業的發展趨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