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5 產研所
| 魏傳虔|資深產業分析師 / 陳牧風|產業分析師
綜觀2021年全年,受全球COVID-19疫情影響,遠距上班、遠距上課需求興起,雲端服務等需求提升,促使亞馬遜、微軟、谷歌等雲端服務商積極興建資料中心,資料中心儼然成為推動全球數位化、雲端化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傳統資料中心的研發重心多集中在主機的布置以及機櫃擺放的密度,期望在有限的空間內擺放最多伺服器,以提高整體運算效能。而對當前的資料中心而言,特別是在「節能減碳」的綠色訴求下,可擴充性、電力調配、AI計算及注重資安,則成為2022年後資料中心建造、部署的重點。
READ MORE
2022/03/25 產研所
| 王琬昀|資深產業分析師
台灣新創環境與實力逐漸成熟且備受國際肯定,加上疫情影響給予台灣新創更多嶄露頭角的機會,更促使台灣新創生態圈悄悄地發生改變。
READ MORE
2022/03/15 產研所
| 鍾曉君|資深產業分析師兼專案經理
受疫情影響,不少產業透過遠距連網、視訊會議維持運作等上網趨勢,刺激整體數據流量出現爆發式成長。由於居家上班上課、企業彈性遠距運作,甚至遠距視訊醫療相關應用逐漸成為新常態,促使無線接取設備之數量不斷成長,且設備多樣性快速增加,讓連網流量持續處於高峰。
READ MORE
2022/02/21 產研所
| 盧冠芸|產業分析師
疫情全球大爆發,造成工廠貨倉庫停工,改變許多產業短期或中期規畫,甚至影響協作機器人的產能;欲採用廠商也對投資更為保守,導致訂單延後甚至取消的情況。然而,整體而言,2020年機器人新安裝量較前一年微幅成長1%,來到38.4萬台,係為2019年美中貿易衝突後觸底的溫和回升,得益於主要客戶電子產業需求增加,並超越汽車產業,成為工業機器人最大客戶。
READ MORE
2022/02/21 產研所
| 張皓翔|產業分析師
雲端運算服務(雲服務)發展至今,不論技術或商業模式都步入成熟期,許多企業因應新的數位轉型趨勢,逐漸將自身IT系統從過去的自建機房模式轉向雲端架構,隨著雲服務被廣泛採用,其安全性、品質、數據使用等標準開始受到更多重視,許多國際組織、各國政府陸續推出多種對雲服務的監管措施,這讓雲服務的合規議題浮上檯面,成為供應商與使用者相當重視的一環。
READ MORE
2022/02/21 產研所
| 何心宇|資深產業分析師兼專案經理
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為一地區針對未執行同等強度的減排措施之進口產品所制定的單邊氣候政策,通常指徵收碳關稅或出售排放許可證。已開發國家一直將此機制視為防止碳洩漏和營造氣候變化領域裡「公平競爭」環境的重要舉措,而發展中國家往往認為此項政策將導致變相的貿易保護。由於各方分歧巨大,歐盟和美國至今尚未將CBAM付諸實踐,但並未停止過相關的立法討論。
READ MORE
2022/02/21 產研所
| 龔存宇|產業分析師
元宇宙被中國大陸視為有潛力成為下一個重要計算平台,如同現今的個人電腦和行動裝置時代。過去,Oculus與HTC Vive正式銷售第一款消費者版本元宇宙VR眼鏡,愈來愈多中國大陸廠商也加入元宇宙市場。從生產成本不斷下降、顯示技術不斷改善、元宇宙應用不斷開發,「十四五」也正式將AR/VR納入「數字中國」篇章,正視元宇宙的市場地位。
READ MORE
2021/12/22 產研所
| 申作昊|產業分析師
全球5G商轉,由於5G相較4G採用更高頻段,覆蓋能力較弱,布建所需的資本資出大幅提升,營運商開始思考如何降低成本,於是開放網路架構(Open RAN)技術就成為其中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逐漸受到重視。
READ MORE
2021/12/22 產研所
| 涂家瑋|產業分析師兼專案經理
自動駕駛未來商機充滿潛力但也伴隨挑戰,各家業者均積極搶進。相較於傳統車廠優先以成熟技術為基礎,按部就班布局先進輔助駕駛(ADAS)做為量產化的產品與服務;新進入者或新創企業則另闢蹊徑,彈性打造可滿足全自動駕駛(SAE Levl4或Level5)之產品與服務,然而若需行駛於不受限制的情境,業者還需要技術深化、場域測試與驗證的商業進程。
READ MORE
2021/12/22 產研所
| 林巧珍|資深產業分析師
當臉書(Facebook)宣布更名為Meta那一刻起,「元宇宙(Metaverse)」一詞在Google搜尋引擎的關注度「瞬間爆衝」。接下來幾天,幾乎每天都能在新聞看到,企業陸續聲稱已「投入」或正在「搶攻/強攻」元宇宙商機。似乎Metaverse繽紛又穿越感十足的應用情境,在科技巨擘「奮力一推」下,終於成功颳起市場旋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