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法律政策與制度智庫
‧ 科技與法律的跨界轉譯者
‧ 科技法制與智財的推展合作夥伴
主要業務
資策會於民國78年在資訊市場情報中心之下正式編制「資訊法律研究小組」,協助資訊產業掌握全球法制脈動,追求卓越的國際競爭力。85年資訊法律研究小組轉型為獨立編制的「科技法律中心」,100年組織調整更名為「科技法律研究所」。科技法律研究所聚焦並致力於科技與產業發展、科技研發體系、技術移轉、智慧財產權、數位通訊傳播、資通安全、個資法遵、電子商務、生技醫藥等核心議題,並擴及至創新創業、政府採購、競爭秩序、永續綠能、智慧運輸等外延領域。目前主要業務有:
部門定位
1. 首創全國唯一科技法律智庫- 協助建構我國產業技術研究發展及創新應用服務法制政策,規劃新創運用科專研發成果,透過前瞻性研究以完備我國科技法制環境並厚植政策形成之能量。
- 協助新興科技法制(如:無人載具、車連網、智慧醫療、數位經濟等)相關政策與法令研擬。
- 協助精準醫療、細胞治療、生醫產業創新科技應用等生技醫藥產業相關法制政策研析。
- 針對人工智慧、物聯網(IoT)、人臉辦識、雲端運算、第五代行動通訊、第六代行動通訊(如:衛星)、自駕車等資通訊科技之發展與應用,就其實驗階段(如:沙盒)、上市後管理、資訊安全、個人資料保護、促進機制…等面向,進行前瞻性政策之研析與建言之提出。
- 針對國內產學研智財現況與國際智財重要議題進行觀測與研析,以促進我國智財與科技生態循環為目標,提供我國政策措施及法制建議。
- 針對智慧與友善農業相關發展提供國際政策暨法制研析,提供我國整備智慧及友善農業環境之利基,促進智慧化農業運用推廣與友善農業之環境建構與打造。
- 針對生技醫藥產業相關發展提供國際政策暨法制調整,促進我國推動生技醫療產業科研成果商業化政策措施及法制建議。
- 針對農業發展智慧化過程所涉及之資料情境,協助我國農業參與智慧化發展對象釐清資料法遵風險,逐步建立農業資料管理機制。
- 針對政府部門之資料治理、數位轉型、個人資料與資訊安全維保護與管理、數位科技應用…等,進行法制分析與提出建言。
- 針對政府部門利用各類政府取得(government acquisition)措施,如:新創採購、軟體採購、PFI、BOT…等,促進產業創新,進行法制分析與提出建言。
- 協助政府推動化學物質管理法制體系,研析美國毒性物質管制法(TSCA)、歐盟化學局REACH等制度,完善我國化學物質法制涉及循環經濟、食品管理、勞工安全、醫藥管理等跨域法制議題,提供我國政策決定及配套措施之建議。
2. 推動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相關法制環境建置 就我國電子商務領域,協助政府研修相關法律、研析重要實務法制議題、並透過法制講習與文宣出版推廣之。
3. 推動資通訊產業發展相關法制環境建置 協助政府進行電信、廣播電視、網路、資訊、資料等數位發展與應用,進行法制政策與法規議題之研析究並與提供建言。
4. 推動資料管理相關基礎與法制環境建置 提供資料管理技術及服務,協助企業進行資料蒐集、處理、運用等合規政策研析或制度配套工具,協助打造我國產業資料管理基礎環境。
5. 推動科技及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相關法制環境建置 協助政府推動前瞻與新興科技發展、科學園區、科研成果運用、產學合作及數位內容產業發展,擔任相關法制研析智庫,並進行配套法制規範研究。
6. 推動政府資料開放與應用相關法制環境建置 協助政府就資料開放與再利用、資料治理、資料經濟、政府數位轉型等議題,進行法制政策議題之研析與建言之提出;推動生醫資料合規商用制度,協助政府發展以科技方法建立當事人賦權為核心的生醫資料合規商用管理制度,並進行配套規範及政策研究。
7. 推動個資管理制度與資訊安全暨個人資料保護法制研析 規劃、建置與推行臺灣個人資料保護與管理制度(TPIPAS)與資料隱私保護標章(dp. mark);協助政府機關以PDCA方法論,建置與運行內部個人資料安全與資訊安全維護計畫,並協助政府就所管產業進行個人資料安全與資訊安全法令之宣導及研訂定資訊安全暨個人資料保護相關規範。
8. 協助企業建立風險識別、內稽內控、資訊安全、個人資料管理制度 協助民間企業因應公司內部需求,提供風險識別、內稽內控、資訊安全、個人資料管理制度…之規劃、建置、維護等多元與客製化顧問與諮詢服務,並提供企業法令遵循顧問與諮詢服務,協助其降低國內、外法令與經營風險。
9. 推動企業建置智慧財產管理制度 推廣台灣智慧財產管理規範(TIPS),提供智財網站平台資源,並提供實體診斷建議、輔導導入、制度培訓機制、與智財管理驗證登錄等輔導措施,以協助我國企業接軌國際標準。
10. 協助企業以智慧財產建立及提升品牌競爭力 協助具國際品牌發展潛力之企業,提供國際品牌企業深入客製化智慧財產保護管理、策略布局等多元服務。
11. 推動企業建立機密資料整合暨資安保護管理 協助多元產業之企業盤點機密資料、提供客製化機密資料整合暨資安保護管理,助其維持競爭優勢、開拓國際市場。
12. 推動技術移轉人才國際認證與培訓 引進技術移轉人才國際認證與培訓(RTTP),協助產學研機構維持競爭優勢,開拓科研成果商業化國際連結。
13. 推動創業及中小企業相關法制環境建置 就新興科技創新、科技創業、青年創業、新創採購、監理沙盒、社會創新、投融資等議題,研析國內外創新創業政策及法令措施,協助政府整備創新創業法制政策及其機制規劃。
14. 擔任網域名稱爭議處理機構 協助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處理網域名稱爭議事務,受理網域名稱爭議申訴案。
15. 辦理專業鑑定 接受司法或行政機關委託辦理資通訊技術領域專業鑑定。
16. 辦理資策會智財管理及推廣 管理及推廣資策會智慧財產權。
科技法律研究所係由不同專業背景成員所組成的優質團隊,透過人文與科技兼具的多元特質,致力深化及拓展團隊整體的研究能量與專業能力,積極接軌國際重要法制、提升智庫主體性、發揮平臺型法人之連結功能,並掌握新興議題、科技發展趨勢。
1. 擔任科技法律智庫顧問
確保產業技術政策於法制面之落實,提出經濟部科技專案相關法制之研議與修正。協助建置有利國家策略性目標達成之法制環境,並配合國家政策目標,提供法制政策評估及建議。
擔任政府與科技產業之溝通平台,針對產業提供特定法律議題之諮詢輔導,以擴散科專研究能量,並促成有利於科技產業發展之法制環境。
因應國際研發分工潮流、新興開發中國家崛起、兩岸交流日趨密切等產業環境變遷,針對國際研發分工、科研人才延攬、兩岸技術交流、成果境外實施、技術與人才管制等隨產業全球佈局產生之新興議題進行研析,並提供個案建議與意見。
曾擔任行政院「基因改造科技工作小組」之智庫,檢視我國基因改造(GMO)科技各階段之法制疑義、協助凝聚部會共識與政策研擬,並配合行政院六大新興產業發展政策,推動農業生技法制建立,研提建議法制方案;協助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建構農業基因改造管理機制,確保政策的連貫性、管理邏輯的一致性、與法規制度架構的一致性與相容性,以健全我國基因改造科技及農業生技法制環境。
研析國際智財重要議題與政策措施;協助我國政府擬定我國智慧財產戰略,從國家整體角度推動統合政府相關研發獎補助與智財發展資源,建立完備的智財研發創新環境運,用智庫能量協助完備智財綱領推動之政策措施規劃。
協助政府及產業各界之開放資料與資料再利用,推動資料治理與開放資料(open data)政策並建構法制基礎,佈建相關法規配套與措施,以促成公私部門資料的流通與應用。
協助產業主管機關落實政府採購之優化作法,透過採購機制的靈活運用、形塑有關法規之調校趨勢,導引產業提升產品及服務品質,進而強健產業體質,更促進政府取得優質供應之效率。
2. 推動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相關法制環境建置
研析國內外電子商務法制趨勢,擔任法制幕僚協助主管機關因應產業發展議題(如:電子簽章法制、第三方支付、消費者保護、隱私保護、資訊安全等網路交易相關規範),以健全構電子商務整體法制基礎建設;同時透過推廣宣講活動,落實電子商務法制概念,兼重法規研議與法制教育,使法制與實務發展相互契合,進而帶動國內電子商務之整體發展。
3. 推動資通訊產業發展相關法制環境建置
針對通訊傳播產業匯流趨勢,研析數位匯流法制政策、寬頻環境建置與新興資通訊應用產業推動等策略,研究範圍涵蓋無線電頻譜政策、固網與行動通訊、廣播電視及新興媒體、網際網路治理、通訊傳播市場競爭與不對稱管制等相關議題,同時配合政府重大資通訊計畫,提供法制幕僚意見,協助跨部會法制之整合協調。
4. 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相關法制環境建置
因應新興產業發展,協助政府制定、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及其子法等配套法令的立法,與「科學技術基本法」第六條、第十七條及其子法、「產業創新條例」第十二條之二訂定與修正,並擔任法制幕僚協助主管機關研析產業發展所面臨法制議題。
5. 推動數位政府暨政府資料開放與應用相關法制環境建置
以專業能量協助政府進行資料開放(Open Data)及數位化政府相關法制規劃、訂定與推行,例如協助政府研擬開放資料以及資料治理法制規劃,研修「電子發票實施作業要點」,就相關稅務法規,提供專業法制建議,並透過宣講推廣,落實電子發票法制概念。另配合政府公文電子化交換與數位化政府之推動,研擬規劃配套法制規定與規約,並持續因應推動環境改變協助規範調整。
6. 推動資訊安全暨個人資料保護法制研析與相關制度建置
研析國內外資訊安全法制,包括:資通安全管理法、政府或產業資安規範、企業資安內控法制議題、新興數位科技資安相關法制議題、個人資料保護法制、個人資料去識別化治理議題等。建立臺灣個人資料保護與管理制度(TPIPAS)與配套資料隱私保護標章制度(DP Mark),並協助產業主管機關就產業發展需要規劃個人資料保護與資訊安全推動法制策略與實施方案,包括必要法制研擬推動、配套管理制度與資訊安全通報體系之規劃及建置。為落實資訊安全法制觀念,亦提供政府機關與業界資安法制教育宣導或課程講授。
7. 推動雲端資訊應用相關法制環境建置
研析國外推動雲端產業之法制政策,一方面就我國之產業與法規環境進行檢視,釐清新興雲端應用可能所涉之法律爭議與解釋。另方面,為使雲端服務水準能有妥適之基礎規範,建立使用者與服務提供者間之溝通協商基礎,爰跟隨國際標準腳步,推動我國雲端服務水準協議框架之國家標準,依循國際標準ISO/IEC19086轉換為CNS19086。
8. 推動區塊鏈創新應用相關基礎與法制環境建置
推動內容流通與存證管理解決方案,連結供需雙方資料建立去中心化存證與流通機制,協助調和區塊鏈相關政策、法制,並輔助相關產業鏈業者加入運營,藉本會建立之區塊鏈基礎設施打造授權交易、使用紀錄透明公正及合規之應用環境,帶動我國原創內容創新轉型發展。
9. 推動科研成果商業化相關法制環境建置以及能力國際認證
明確科研成果商業化相關法規規定,引進技術移轉能力國際認證,協助產學研機構連結國際技術商業化通路。
10. 推動企業建置智慧財產管理制度
制訂並推動數百家廠商依據台灣智慧財產管理規範(TIPS)建立系統化智財管理制度外;對已具備智財管理之企業並依需求協助提出企業智慧財產報告書。
11. 公務機關個人資料保護與管理機制
協助個人資料保護法之主管機關法務部,訂定「全國公務機關遵循之個人資料保護執行管理暨考核作業手冊」,並進行全國公務機關之教育訓練;另協助公務機關建立、實行、檢核及持續改善個資管理制度,貫徹政府塑造資安文化、推升資安產值及貫徹民眾隱私權保護之政策目標,給予整體之公務體系明確、具體及清晰之指導與遵循方向,並能因應各單位實際狀況與需求,確切執行個人資料保護之任務。
12.協助企業建立風險識別、法令遵循、內稽內控、資訊安全、個人資料管理制度
進行風險識別、內稽內控、資訊安全、個人資料管理制度之法律暨管理顧問輔導,提供專業知識、豐富經驗之法律暨管理顧問,協助與輔導民間企業進行規劃、建置、維護與諮詢風險識別、內稽內控、資訊安全、個人資料管理制度等議題。
13. 推動創業,社會創新及中小企業相關法制環境建置
協助政府規劃、訂定及推行新興科技創新、科技創業、青年創業、新創採購、監理沙盒相關法制,研析國內外創新創業政策及法令措施,並提供政策研擬、法令增修及障礙排除相關建議,例如配合「青年創業專案」進行跨部會創業法規盤點並提供法規調適建議、提出創業稅捐優惠措施以鼓勵天使投資、辦理創新創業論壇推動群眾募資多元化發展等、協助推動創新法規沙盒並研擬相關配套措施等,以健全我國創業生態;協助政府利用法規工具之更新,重塑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如撰擬「具創新能力之新創事業認定原則」、「社會創新組織登錄原則」、「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社會創新標章授權要點」、「中小企業研究發展支出適用投資抵減辦法」、「中小企業增僱員工薪資費用加成減除辦法」、「中小企業員工加薪薪資費用加成減除辦法」及中小企業發展條例第35條之一第1項及第2項所稱「智慧財產權」及「所(取)得之發行新股」相關解釋令。
14. 推動永續金融與再生能源相關法制環境建置
配合政府規劃節能、創能、儲能、系統整合、減碳、能源轉型、循環經濟及永續發展等相關政策及目標,研析智慧節能、智慧電網、建築節能、永續智慧城鄉與社區、新及再生能源、電業自由化、電力資料運用、能資源永續利用及國土計畫、永續金融等關鍵議題,並整合產學研各界意見,適時針對電業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能源管理法、建築法及國土三法、綠色金融、公司治理等相關法制政策,提出建言。
15. 擔任網域名稱爭議處理機構
接受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委託,提供訴訟之外快速有效的網域名稱爭端處理機制。
16. 辦理專業鑑定
科技法律研究所嫺熟科技法律實務之人力,輔以資策會研發部門專精各資通訊技術領域之人力,提供司法或行政機關專業鑑定服務。
17. 出版成果與產業科技法律交流輔導
定期將研發成果編印成專業出版品,發行之「科技法律透析」獲得國家圖書館104年最佳人氣學術期刊獎第九名,為前十名中唯一國內智庫所出版之專業期刊;另有中英文科技法律電子報,並適時透過網站、研討會等形式提供科技法律諮詢服務與交流平台。
18. 協助友善環境耕作制度落實與推動相關政策研析 配合政府生態環境維護與永續農業發展的政策目標,協助我國有機農業推動及友善環境耕作制度落實,並依循相關法令與友善環境耕作核心精神,規劃建置友善環境耕作查核,協助友善環境耕作推廣團體掌握其輔導農民之農產品生產品質,以及精進團體稽核管理能力;另研析國際有機農業推動政策與法制規範,並且整合產學研意見,提出相關政策與制度建議。
科技專案法制方面
分析研擬與科專運作相關條款之法制建議,推動修正「經濟部推動研究機構進行產業創新及研究發展補助辦法」、「經濟部推動學術機構進行產業創新及研究發展補助辦法」、「經濟部科技專案國有動產使用收費作業要點」、「經濟部科學技術研究發展成果歸屬及運用辦法」等法案,本所執行之「產業科技創新之法制建構計畫」榮獲106年經濟部法人科技專案計畫「優良計畫獎」、109年度再獲經濟部評選為「優」,充分展現本計畫協處科專法制環境建構、深化科研法制趨勢研究之貢獻。
智慧運輸方面
協助經濟部訂定「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並協助訂定相關授權辦法,包括管理辦法、審查會議運作辦法、資訊公告及安全事故評估辦法、以及牌照申領及核發辦法,完備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法制環境。
新興科技法制方面
向國內分析引介國際新興法制,研提我國法制政策與立法趨勢研究,作為政府政策及法制制定之參考,及協助我國廠商及時因應之。在生物科技法制方面,率先推動國內「藥品資料專屬權」、「試驗免責規定及於藥品研發」之法制規範訂定、以及研擬「基因改造科技法(草案)」、「基因改造科技研發管理辦法(草案)」、「農業基因改造科技管理條例(草案)」、「衛生福利資料庫管理條例(草案)」、「人體器官保存庫管理辦法」等項法案。
公務機關個人資料保護與管理機制
協助法務部訂定「全國公務機關遵循之個人資料保護執行管理暨考核作業手冊」,並進行全國公務機關之教育訓練;另協助經濟部訂定「個人資料保護作業手冊」、「個人資料保護與管理實作」、「製造業及技術服務業個人資料檔案安全維護管理辦法導入說明手冊」、「資訊服務業提供服務之個資保護及案例說明手冊」,貫徹政府塑造資安文化、推升資安產值及貫徹民眾隱私權保護之政策目標,給予整體之公務體系明確、具體及清晰之指導與遵循方向,並能因應各單位實際狀況與需求,確切執行個人資料保護之任務;協助經濟部工業局建立、實行、檢核及持續改善個資管理制度,包括個資檔案盤點、風險評估及管理及建立委外監督管理機制等,並於102年迄今協助執行受委託單位個資安全稽核作業。
創新創業,社會創新及中小企業法制方面
協助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研擬「具創新能力之新創事業認定原則」、「社會創新組織登錄原則」、「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社會創新標章授權要點」、「中小企業研究發展支出適用投資抵減辦法」、「中小企業增僱員工薪資費用加成減除辦法」及「中小企業員工加薪薪資費用加成減除辦法」等法規命令之訂定及修正,以鼓勵中小企業投入研發創新、提升投資意願並增加國內就業。並就中小企業發展條例第35條之一第1項及第2項所稱「智慧財產權」及「所(取)得之發行新股」研擬相關解釋令,以鼓勵個人或中小企業轉讓智慧財產權,促進其流通與應用,並擴大產業創新整體量能。
電子商務暨數位科技法制方面
協助制定及通過「中華民國電子商務政策綱領」、「電子簽章法」、「電子簽章法施行細則」、「外國憑證機構許可辦法」、「網域名稱爭議處理辦法」及「憑證實務作業基準應載明事項準則」;因應新興商業模式變化,協助完成「零售業網路交易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99)」及「第三方支付服務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103)」。
推動個人資料保護與管理制度
透過經濟部商業司「電子商務個人資料管理制度建置計畫」暨「電子商務個人資料管理制度推動計畫」等計畫資源,自2012年起,協助建立及推動「臺灣個人資料保護與管理制度(TPIPAS)」,並建置「資料隱私保護標章(dp.mark)」,供業界完善個資管理之證明,迄今累計有大型電子商務業、百貨零售業、物流業、生物科技業、文教業、集中保管結算所、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等多家知名廠商完成導入TPIPAS並通過驗證及獲頒標章。另辦理TPIPAS各級專業人員培訓課程與頒發資格證書,為產業各界個資管理需求培訓「個人資料管理師」、「個人資料內評師」及「個人資料驗證師」。
智慧財產整體政策方面
於民國99年起協助經濟部技術處研擬規劃我國智財戰略綱領,從國家整體角度推動統合政府相關研發獎補助與智財發展資源,建立完備的智財研發創新環境運,運用智庫能量協助完備智財綱領推動之政策措施規劃。
智慧財產管理方法論建構方面
‧ 以ISO9001為規範架構基礎,提出第一套適用於國內企業之智慧財產管理規範。藉由標準化流程以及系統辦法的制定與推動之方式,以強化產業對智財權之運用能量,同時減少爭議產生之風險。廠商對政府推動TIPS展現高度支持,並認為TIPS的推行可促使組織在智慧財產管理上更符合法規要求。目前更連結國際標準驗證相關組織,協助企業有效整合導入各類ISO系統,接軌國際。
‧ 參考日本推行智慧財產報告書經驗,於我國首次提出智財報告書撰寫準則,協助廠商提供其投資者所尋求之無形智財與管理能力資訊,以及企業或組織的經營模式或策略發展等所發表之經營方針。
推動企業建置智慧財產管理制度方面
‧ 執行經濟部工業局計畫,於民國95年至107年底為止,提供超過2000家國內企業或組織智財管理制度之導入建議。
‧ 自民國95年至107年底為止,已培訓超過2000位智財管理(TIPS制度)專業人員,近2000家企業透過線上自行檢視服務系統檢視智財管理制度、上百家企業接受診斷輔導,並有上百家次企業進行制度驗證。民國108年底、109年初分別成功推動將智財管理納入「公司治理評鑑指標」項目、「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條文要求,將推動超過1500家企業建立智財管理,促進智財揭露。
推動政府創新研發計畫智財營運管理
民國107年協助經濟部工業局擬定並通過「創新研究發展計畫智慧財產營運策略推動辦法」及「創新研究發展計畫執行單位智慧財產營運能力檢視要項」,首度將智財營運管理規範標準納入政府資助計畫,促進創新研究之發展、成果布局保護及後端商業化運用。
研擬規劃研發成果相關法制方面
‧協助科技部推動「科學技術基本法」及「政府科學技術研究發展成果管理及運用辦法」、「從事研究人員兼職與技術作價投資事業管理辦法」、「科技部科學技術研究發展成果歸屬及運用辦法修法」、「我國學術或研究機構分配股票予我國創作人申請股票適用緩課所得稅作業辦法」、「科學技術研究發展成果股權處分管理機制參考原則」等相關子法修正,鬆綁學術研究能量投入產業相關法規限制。
‧協助衛福部調整「衛生福利部科學技術研究發展成果歸屬及運用辦法」,以利衛福部健全科研成果商業化管理機制。
研擬規劃科技及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相關法制方面
研提數位內容產業法制與文化創意法制整併可行性等產業發展相關法制研究建議,並協助文化部(文建會前身)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立法並研擬制定所需配套子法。 協助文建會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立法並研擬制定所需配套子法,研析中國大陸數位內容市場進入之法制障礙,配合科學園區整體創新轉型、引進多元新創產業,協助科技部研擬修正「科學園區設置管理條例」、「科學園區新設園區遴選作業須知」。
推動智慧內容產業發展方面
配合產業數位轉型升級,協助政府推動以區塊鏈、運動科技、AR/VR及數位雙生等新興技術應用於內容產業,提供法令機制配套方案,優化整體產業發展環境。
推動區塊鏈創新應用及環境建置方面
透過經濟部技術處「區塊鏈創新生態體系發展計畫」等計畫資源,完成創作歷程存證模組,提供音樂創作者於創作期間,可將創作歷程拍照後上傳,透過具有佐證身分的簽章認證(時間戳印)作為未來侵權舉證資訊。
通訊傳播法制方面
‧研析國內外資訊通信及通訊傳播匯流相關法制,協助草擬並推動「通訊傳播基本法」、「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組織法」,及「濫發商業電子郵件管理條例草案」(93年)。
‧ 因應電信自由化管制規範調整之需求,參與撰擬我國「電信自由化政策白皮書」。
‧研析我國通訊傳播產業政策與現況,因應數位匯流趨勢發展,協助政府研擬「數位匯流發展方案」(99-104年)。
‧因應4G釋照及加速行動寬頻應用服務發展,協助政府研擬「加速行動寬頻服務及產業發展方案(104-106年)」。
資訊社會法制方面
‧ 研析國內外資訊安全法制策略,協助推動刑法第三十六章「妨害電腦使用罪章」。
‧ 協助擬定「政府文書電子化法草案(92年)」、「電子發票實施作業要點」及其修正案(95年)。
‧ 協助政府製作與發表《2008資通安全政策白皮書》,提升政府與產業資安風險意識。
‧ 配合數位台灣計畫推動e化政府電子公文交換之需求,研擬「政府文書電子化法草案」。
‧ 研析國際間有關資訊社會發展政策及法規,配合政府U台灣計畫,於96年舉辦優質網路社會國際研討會,並協助行政院草擬「優質網路社會基本法草案」。
‧ 為提升國內行動應用APP開發者之資安意識、提升行動應用資安環境,協助經濟部研擬「手機APP軟體基本資安規範」。
‧ 研析新興科技應用之資安法制與政策議題,協助制定「資通安全管理法」。
‧ 研析開放資料(Open Data)、巨量資料(Big Data)、個人資料自主權與加值應用(MyData)等前瞻法制趨勢,協助經濟部「產業創新條例第9條第1項第9款」之修法。
‧ 研析網路治理、5G通訊、人工智慧、監理沙盒等前瞻法制議題。
創新採購法制方面
推動「創新採購彈性機制」,協助於產業創新條例第27條入法,授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就「所管產業」之特定類別產品或服務得訂定「優先採購方式」,以使各政府機關(構)得採取較具彈性之採購程序辦理創新產品或服務之採購;同時協助經濟部依產業新創條例27條之授權,就其所管產業中適合之技術領域訂定【經濟部創新產品或服務優先採購辦法】以及該辦法之推廣。
專業鑑定方面
‧ 民國98年為國內某上市公司資通訊智慧財產權疑受侵害案提供專業鑑定報告。
‧ 民國102年為妨害電腦使用案件提供專業鑑定報告。
‧ 民國106年為國內某公開發行公司疑似網頁程式抄襲損害賠償案提供專業鑑定報告。
‧ 民國108年為系統開發爭議事件提供專業鑑定報告。
‧ 民國108年為網站開發爭議事件提供專業鑑定報告。
‧ 民國109年為系統開發爭議事件出庭擔任鑑定人提供專業意見。
出版成果與產業科技法律交流輔導方面
‧ 編印「科專小六法」、「個資保護2.0」、「科技法制創新DNA2」、「自駕車的第一本法律書」、「科技法制的十八堂課」、「你不可不知的綠色科技法律」、「全球科技創新法制趨勢觀察」、「食品安全法規」、「中國大陸科研創新法規匯編」、「透視科技創新的法律新視野」、「生技法律解碼」、「科技創新與全球布局」、「全球化浪潮‧爭議性科技 談各國基因改造管理規範與因應新興挑戰之演進」、「全方位技術移轉」、「科技產業革命」、「漫遊電子商務法制手冊」、「電子商務小六法」、「2007電子商務法令適用解析」、「電子商務法律適用圖說」、「網路法律高手」、「電子商務法律通」、「個資運用藍圖」、「個資解碼(增訂二版)、「個資保護1.0」、「數位科技法律大未來」、「數位法律時代」、「次世代浪潮下的科技法律」、「資通安全法律案例彙編1-5輯」、「智慧財產管理手冊」、「專利管理高手」、「智財權教戰手冊」、「智慧財產管理解碼」、「圖解智慧財產管理 導入TIPS輕鬆上手」、「智慧財產管理勝經」、「智慧財產管理金鑰」、「中國大陸數位內容市場准入實務問答集」、「數位著作的47個法律遊戲規則」、「智財策略啟示錄」、「公開發行公司建立智慧財產管理研發循環參考指引手冊」、「智慧財產風險因應手冊-仿冒因應篇」、「智慧財產風險因應手冊-防止洩密篇」、「智慧財產風險因應手冊-許可(授權)篇」、「大陸知識產權判例評解:不正當競爭篇」、「大陸知識產權判例評解:技術合同糾紛篇」、「大陸知識產權判例評解:智慧財產權糾紛篇」、「營業秘密管理高手」、「智慧財產權實用六法」、「智財權產業實用手冊」、「EDI契約簡介」、「中國大陸數位內容法令彙編」、「中國大陸數位內容市場法律指引」、「營業秘密保護管理系列教具」、「台灣網域名稱爭議處理案例彙編」、「網域名稱爭議處理easy聊」、「電子商務經營管理行銷與法律教戰手冊」、「網實融合下智慧機械之法制趨勢」、「撥開智慧聯網的迷霧」等專業出版品,並發行「科技法律透析」及中英文科技法律電子報,提供產業動態報導、網路法律新知。(更多出版品相關訊息,請連結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網頁https://stli.iii.org.tw)
‧ 針對特定新興科技產業提供法律諮詢服務、舉辦研討會及推動「科技法務主管聯盟」,另針對台日韓電子商務法制、智慧財產權管理制度建置專業法制網站,以全方位完善我國科技法律基礎環境建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