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 以前瞻技術轉移,搭配顧問服務協助科技產業與教育場域接軌,建構教育雲端創新服務。
Impact │ 引領臺灣科技大廠以教育領域為主題,轉型為服務創新業者,打造全球新興藍海市場。
Key │ 具多年產業人才培育、數位學習產業輔導與前瞻技術研發之經驗與團隊。
Evidence │ 緯創資通與臺北市教育局合作酷課雲計畫;臺達電子取得智慧校園計畫;多普達(宏達電集團)與國立成功大學合作教育部磨課師計畫。面對快速變遷的時代,知識在雲端唾手可得,學生們面臨更多未知的困難與挑戰,所需的能力更趨多元。全球也開始發展如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等各種創新教學模式,透過教師的引導及學生參與、思考、溝通討論,來培養所需的多元能力。
正因教育模式愈益多樣化,透過資通訊科技進行創新教學模式之研發,也蔚為風潮。面臨產業升級轉型的挑戰,業者若能善用資通訊產業優勢,投入智慧教育領域,扮演創新服務的提供者,將能創造更高應用價值與經濟效益。
發展智慧教育服務 臺灣潛力無限
臺灣極具發展教育科技的潛力,除擁有豐沛的資通訊科技研發能量外,11,495所的各級學校,每天超過5百萬師生在校園裡活動至少8小時,加上多元的城鄉風貌,適合產業進行各階段的服務基礎驗證,像是服務雛形與規模的驗證(Proof of Concept & Proof of Service, PoC & PoS)、商業模式的基礎驗證(Proof
of Business, PoB)等,做為業者進軍全球市場的準備。
由於教育市場的龐大商機,除數位學習業者外,科技大廠亦積極投入教育科技服務的發展。但面對複雜的教育生態,業者仍遇到不少困難與問題,例如:軟體服務無法呈現創新優勢、加值效益低;服務的研發皆從傳統教學模式出發,對教師幫助有限;數位教學及學習歷程上無在地化規範可依循,造成各業者服務獨立、無法串連形成門檻優勢⋯等。
顧問輔導協助業者開拓藍海
資策會積極推動臺灣教育資訊科技產業發展與現場實證,近40年豐富的資通訊技術培訓能量,及執行數位學習國家型計畫產業輔導分項10年的經驗,輔以教育理論為基礎之創新教學模式研發,協助業者嘗試克服重重障礙與門檻。
目前資策會已協助許多科技大廠業者投入教育資訊科技產業,例如與緯創資通合作「Wiedu K12教育雲合作開發計畫」,協助緯創資通深化自行開發的Wiedu教育雲系統平台的應用深度,建立政大附中、南門國中、東新國小等示範校。並與臺達電子合作,技術轉移教育雲端教學服務平台(IGCS)技術、協助打造NovoClassroom、NovoTeach等課中互動教學系統及東山高中示範校。此外,更與多普達公司、國立成功大學合作磨課師(MOOCs)平台研發與教材製作顧問等項目,協助研發磨課師課程平台(Wonder Exchange, WE)創新服務。建立業者與學校教師於課程開發、平台使用之合作,提升業者專業能量,共同推廣磨課師課程與產業需求接軌,擴大未來市場可能的商業機會。
應用科技協助學校現代化與教學科技化是重要發展趨勢,臺灣在資通訊終端設備及多媒體數位內容具國際優勢,有絕佳能力結合教學設計,發展軟硬體整合解決方案。資策會以研發學習技術與法人中性角色,扮演學校場域與產業鏈各方業者的橋樑,整合垂直產業鏈進行典範打造,導入成果於各縣市教學場域,與業者合作建立各級示範校。橫向擴展打造教育雲國際舞台,嘗試進軍全球教育科技市場,將臺灣原有產業鏈生態藉由教育市場,提升至創新研發、開創服務之新局。
Future Vision
透過應用科技協助學校現代化與教學科技化已是未來趨勢,資策會扮演學校與產業鏈的橋
樑,打造創新教育服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