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科技新報
為了持續挹注台灣科技創新的能量,經濟部技術處推動法人科技專案計畫,由工研院、資策會、生技中心等研究機構推動執行,發展關鍵產業技術。這些法人的研發成果,則透過自 2014 年開始舉辦的《解密科技寶藏》展覽,傳遞給企業及大眾,並促進合作鏈結。其中,資策會在今年度也投入了七項技術參展,包括可應用在骨科手術的 MR 智慧眼鏡、Edubot 智能互動服務、自然語意理解的 AI 對話服務平台等相當引人注目的成果。
經濟部技術處的科技專案致力於專利產出,以保障技術優勢。每年專利申請與獲得,均有將近 2,000 件的成績;在 2016 年統計的法人科專促成廠商投資金額,更超過新台幣 548 億元,達近年新高。藉由累積深厚的技術為基礎,今年《解密科技寶藏》的主軸也定調為「眾力方程式」,劃分出智慧環境、生產製造、健康醫療、創新生活等區域,打造未來科技樣貌。
在《解密科技寶藏》當中,今年主要呈現 5+2 產業創新政策的 76 項成果,共可見到 17 個研發法人的尖端技術。而資策會則透過本展,凸顯其在服務智慧化、物聯網、雲端及大數據等領域軟硬整合的專業。

圖說:在《解密科技寶藏》展覽中,參訪者正在「智慧環境」展區聆聽技術導覽解說。
骨科手術利器,智慧醫療眼鏡透過 MR 混合實境疊合 3D 虛擬影像
過去執行開刀手術,若需要觀察骨骼、復位或確認安全時,醫師會需要透過大量的 X 光影像來確認手術正確性,導致提升暴露在輻射中的風險以及花費更多時間。為改善醫療品質,資策會智慧系統研究所(系統所)在經濟部科技專案的支持下,與台灣骨王共同合作,設計出讓 MR(混合實境)疊合資訊標記的智慧眼鏡,幫助彰化秀傳醫院的骨科醫師在手術時精準找到下刀位置,提高手術的效率與準確度,目前已成功運用在 100 多件臨床試驗案。
若要使 3D 的 X 光成像能夠疊合在眼鏡當中,得先透過類似 GPS 的定位技術,此外,還需校準使用者的視線,以及判斷醫生與患者之間的相對距離。而在進行手術前,患者則需要在身體貼上金屬貼片並照射核磁共振,從斷層掃描的數據建立骨骼模型。藉由金屬貼片的定位,3D 的骨骼模型便能在手術進行時呈現在醫生配戴的智慧眼鏡中,使手術野跟視野一致,不用再一直抬頭看螢幕上的 X 光片螢幕,減少手術過程的誤差,大幅縮短 30% 以上的手術時間。

圖說:採用 MR 混合實境的智慧醫療眼鏡,使虛擬骨骼模型投射在手術醫師與病患之間,協助精準下刀。
看懂人的表情,Edubot 智能互動服務加速軟硬整合及智慧玩具開發
AI 應用在居家市場上早已占有一席之地,從 Amazon 的 Echo 到 Google Home 等智慧音箱都能有效改善生活品質,廣受消費者歡迎。而資策會數位服務創新研究所(服創所)則在這塊領域中,看到了智慧玩具與早教機器人的潛能,因此開發出「Edubot 智能互動服務」,能多裝置智慧協同,與使用者進行互動,並藉由 MORE 雲端平台擴充功能、累積使用數據,提供更符合偏好的內容。
在《解密科技寶藏》中,資策會也展出團隊自主研發的「情緒小怪獸」智慧玩具,除了能透過語音聲控跟小朋友互動外,還具有內建情緒性格以及多機互聯等社交功能。包含能夠辨識孩童語意、產出可愛音調並達成互動的「音色特徵模擬」技術;能接收不同語句的指令、且利用關鍵字偵測來進行相關內容故事點播的「模糊指令辨識分析」技術;以及探測孩童臉部情緒變化,產生不同互動結果的「臉部情緒辨識」技術。


圖說: Edubot 智能互動服務能加快智慧玩具的軟硬整合,透過臉部情緒辨識的技術能幫助理解孩童反應以及改善內容。(Source:《科技新報》)
能進行自然對話的人工智慧客服 Shoait.AI
當下市面上大家常用的智慧語音助理已有不少選擇,如 iPhone 的 Siri、Amazon Echo 的 Alexa 等等。這些語音助理各有不同應用領域,但也有一些限制。例如它們都需要聽到人喊「Hey Siri」、「Alexa」等關鍵字命令(wake word)才能夠啟動;而它們目前也都有搭配自家作業系統跟特定硬體的限制。
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所研發的 Shoait.AI,是一款任務導向型自然對話服務系統,採用了深度學習的自然語意理解技術。Shoait.AI 與其它語音助理的不同點,在於它不需要命令啟動,便能直接透過與人類語言互動,了解需求並提供解答。此外,團隊也規劃將其設計成如同能自行運作的大腦,並且可直接導入 Zenbo 或 Pepper 等服務型機器人、KIOSK 機台、家用電視或 APP 當中,讓使用者直接以口語詢問,進行即時問答。
目前的開發階段,主要還是針對應用在商場或是電子商務客服等消費型的領域。面對實體機台,人們可對其詢問關於氣溫、空汙指數、交通等日常生活資訊,或是百貨賣場的商家及產品資訊。而 Shoait.AI 服務系統也可以與即時通訊功能整合,如 Line、FB Messenger 等,透過聊天機器人 24 小時客服解決線上消費者問題,對於企業服務與網路行銷自動化的時代,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

圖說:人工智慧客服 Shoait.AI 目標是達成與人類自然對話,目前主要任務為提供商場資訊以及線上客服。
強化智慧監測,深入工業、交通等物聯網領域
除了以上幾項焦點技術,資策會也投注許多心力在智慧監測的相關研發,應用在工業製造、交通安全等方面。如「精密機械能源可視化平台」,可做為智慧生產線管理系統,能針對馬達、設備等進行訊號整合交換,分析能源消耗並診斷異常。「公版聯網平台 NIP EI-PaaS」具備聯網、收集分析數據、雲端服務及資源調度等功能,有助於製造業或中小企業導入,幫助廠商進行自動化跟系統整合。另外,像是「智慧路口四輪/二輪車安全警示系統」,則仰賴建置於路側的智慧感測柱,並搭配安裝於機車上的主動發報器,能將車輛位置與動態資訊廣播至感測柱,再透過外顯告示牌或是無線通訊方式傳達警訊給其他車輛。
在今年度的《解密科技寶藏》中,資策會展示了頗具前瞻性與應用機會的技術,如 MR 智慧醫療眼鏡在美國及中南美洲等地也已尋求到不少合作機會。未來,期許在法人科技專案的計畫執行下,資策會還會有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發成果。
*本文同步刊登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