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職人 關於工作的大小事 | 產業分析在做什麼?

iii people

數據解讀專家



在你眼裡看似一堆複雜無用的數據資料,卻可能潛藏著產業必須知曉的第一手未來情報,身為資策會MIC的產業分析師王琬昀在大學時就讀經濟系,似乎與現在的工作關聯性不高,但卻有著共同的特質,藉由理論、實證併行,以邏輯推論分析經濟行為與社會現象,尤其讀研究所時培養的論文寫作技巧,更成為未來擔任產業分析師的養份。

具有甜美氣質的王琬昀提到加入資策會的契機,是因為被資策會的組織特質吸引,法人單位具有對社會服務的核心價值,亦有完善的培訓與員工福利,有種穩定的力量。讓自己能在具有豐富資源的基底下,努力實踐對工作的期待。

王琬昀也認為,資策會介於業界與學界中間,能以自身的產業分析能力帶給不同領域新知、在工作中認識全球環境的改變,學習到各行各業的知識,讓每天的工作充滿快樂。當然工作也會有遇到挑戰的時候,她記得自己曾經要針對數位信任議題進行研究,但在這幾年萬物連網時代的飛快進步下,居然沒有太多前人留下的資料能進行分析,但換個角度想,工作中能成為時代前鋒,開展出新的趨勢領域,這不是很令人興奮的事情嗎?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數據無所不在,如何從資料中整合出關鍵價值的人卻不多。MIC資通訊中心的副分析師張家輔就像一位數據界的「占卜師」,他擅長將散落的資訊化零為整,再從多元角度解讀未來產業走向。

「商學院的訓練,讓我對產業有了更全面地理解!」家輔談起自己的求學經歷,臉上總是充滿自信。他自大學起專攻商業管理,求學期間累積豐富的商業管理知識,就像基石,讓他能在產業分析的世界裡站穩腳步,因為這些紮實的學科背景,讓他在進入資策會MIC後,能迅速將知識轉化為實際分析工具。

最具挑戰性的地方,也是最迷人的所在!
身為產業分析師,張家輔的工作不僅是數據分析,更要與企業密切合作,解決最棘手的問題。他笑著分享:「企業通常不會輕易透露內部機敏資訊,我們要從未來的趨勢回推,幫助他們找到目前的痛點!」這種結合推理與預測的過程,不僅讓工作充滿挑戰,也讓每次成功的分析成為最有成就感的時刻。

在資策會工作,專精於智慧製造與機器人領域趨勢分析的他,透過技巧性的資料分析能力,為產業指引方向,除了能接觸到各種前瞻技術與產業趨勢外,家輔也提到這裡的「學習文化」與「團隊支持」讓他獲益良多。資策會所具備的多元資料庫,讓每位同仁都能從中汲取更多經驗,提升自我能力。而分析師的工作就像一盞明燈,期盼能為各種產業指引正確的方向。



Common Personality

人格特質

知識探索能力

好奇心是產業分析師持續學習、探索新知識的原動力。他們會對產業趨勢、競爭對手、消費者行為等各種問題產生濃厚興趣。

1

創意發想能力

想像力有助於分析師預測未來產業發展趨勢,為企業制定長期發展策略。

2

問題解決能力

面對複雜的商業問題,分析師需要能夠快速定位問題核心,並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3

溝通表達能力

分析師需要將複雜的數據和分析結果,轉化為易於理解的語言,向不同層級的決策者進行報告。

4

Keywords

關鍵字

#產業研究#產業分析#產業動態#產業趨勢#M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