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2 產研所
| 產業分析師 廖珈𤫇
疫情驅動消費支付行為改變,消費者對於具有非接觸式、交易便利的行動支付工具使用意願提升,也進一步帶動行動支付產業蓬勃發展。觀察近期大廠布局動態,主要可歸納三大發展趨勢,分別是支付業者朝向服務多元化、支付金融化方向布局,以及協助商家數位化。
READ MORE
2022/05/27 產研所
| 產研所|資深產業分析師兼組長 施柏榮
全球氣候變遷、資源缺稀等因子的影響之下,「淨零碳」已然成為多國政府、產業的重要發展目標。而且以全球為構面來看,全球也逐漸形成共同性的評估框架與發展,來衡量各種經濟活動的適宜性。這也意味著,企業在思考各項經濟活動之時,除了必須支持「減碳」、「低碳」等環境友善價值之外,企業也必須依循適宜的方法與機制,來計算、分析、預測與掌握各項經濟活動所可能直接、間接產生的碳排放量,以及其連帶產生的社會與環境衝擊。
READ MORE
2022/05/27 產研所
| 產研所|資深產業分析師 林巧珍
自從「智慧生活」概念興起,許多科技業者與政府致力將智慧科技「有感融入」大眾日常,希望創新科技能化身為民眾生活中的得力助手。近年資訊科技大廠與地方政府齊力打造智慧社區、智慧城市,期能創造引領效果。例如IBM與中國大陸地方政府推行的多項智慧城市計畫、Google與加拿大多倫多市一起打造未來城等。
READ MORE
2022/04/22 產研所
| 產研所 | 資深產業分析師兼組長 廖彥宜
近期各國政府紛紛對蘋果(Apple)祭出反壟斷大刀,包括美國、歐盟、南韓、日本、俄羅斯、義大利、法、英等已啟動對Apple反壟斷調查,甚至荷蘭對蘋果進行每周500萬歐元連續裁罰。深究各國判罰理由,主要源自於Apple App Store營運方式兩大爭議:第一,以隱私、安全為名,形塑封閉式App Store生態;第二,向開發者收取30%蘋果稅的收費制度。
READ MORE
2022/03/25 產研所
| 魏傳虔|資深產業分析師 / 陳牧風|產業分析師
綜觀2021年全年,受全球COVID-19疫情影響,遠距上班、遠距上課需求興起,雲端服務等需求提升,促使亞馬遜、微軟、谷歌等雲端服務商積極興建資料中心,資料中心儼然成為推動全球數位化、雲端化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傳統資料中心的研發重心多集中在主機的布置以及機櫃擺放的密度,期望在有限的空間內擺放最多伺服器,以提高整體運算效能。而對當前的資料中心而言,特別是在「節能減碳」的綠色訴求下,可擴充性、電力調配、AI計算及注重資安,則成為2022年後資料中心建造、部署的重點。
READ MORE
2022/03/25 產研所
| 王琬昀|資深產業分析師
台灣新創環境與實力逐漸成熟且備受國際肯定,加上疫情影響給予台灣新創更多嶄露頭角的機會,更促使台灣新創生態圈悄悄地發生改變。
READ MORE
2022/03/15 產研所
| 鍾曉君|資深產業分析師兼專案經理
受疫情影響,不少產業透過遠距連網、視訊會議維持運作等上網趨勢,刺激整體數據流量出現爆發式成長。由於居家上班上課、企業彈性遠距運作,甚至遠距視訊醫療相關應用逐漸成為新常態,促使無線接取設備之數量不斷成長,且設備多樣性快速增加,讓連網流量持續處於高峰。
READ MORE
2022/02/21 產研所
| 盧冠芸|產業分析師
疫情全球大爆發,造成工廠貨倉庫停工,改變許多產業短期或中期規畫,甚至影響協作機器人的產能;欲採用廠商也對投資更為保守,導致訂單延後甚至取消的情況。然而,整體而言,2020年機器人新安裝量較前一年微幅成長1%,來到38.4萬台,係為2019年美中貿易衝突後觸底的溫和回升,得益於主要客戶電子產業需求增加,並超越汽車產業,成為工業機器人最大客戶。
READ MORE
2022/02/21 產研所
| 張皓翔|產業分析師
雲端運算服務(雲服務)發展至今,不論技術或商業模式都步入成熟期,許多企業因應新的數位轉型趨勢,逐漸將自身IT系統從過去的自建機房模式轉向雲端架構,隨著雲服務被廣泛採用,其安全性、品質、數據使用等標準開始受到更多重視,許多國際組織、各國政府陸續推出多種對雲服務的監管措施,這讓雲服務的合規議題浮上檯面,成為供應商與使用者相當重視的一環。
READ MORE
2022/02/21 產研所
| 何心宇|資深產業分析師兼專案經理
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為一地區針對未執行同等強度的減排措施之進口產品所制定的單邊氣候政策,通常指徵收碳關稅或出售排放許可證。已開發國家一直將此機制視為防止碳洩漏和營造氣候變化領域裡「公平競爭」環境的重要舉措,而發展中國家往往認為此項政策將導致變相的貿易保護。由於各方分歧巨大,歐盟和美國至今尚未將CBAM付諸實踐,但並未停止過相關的立法討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