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6 產研所
| 資深產業分析師兼組長 廖彥宜
2022年8月安謀(Arm)起訴大客戶高通(Qualcomm),基於保護自家智財權立場提出抗議,要求其停止使用基於安謀的Nuvia技術,要求重談適用之權利金費率。高通則於反訴書中曝光2025年後安謀將採取會動搖產業規則的直接OEM授權許可、產品綑綁銷售策略。
READ MORE
2023/01/13 產研所
| 產業分析師 楊智傑
隨著國內電信業者推出「5G專網」低成本租賃方案,以PCB板廠為主的製造廠商首先跟進,為5G應用在製造業的落地帶來一絲曙光。然而,導入5G專網對製造業的意義,除提升數據頻寬外,更重要是在於數據的廣連結(如促進工廠中大量且異質的IoT設備有效互聯),與對低延遲數據應用(如遠端控制、AMR協作)的支援。而邊緣運算興起,則使機台、人員數據可在更接近設備端,進行即時處理或分析,進一步增加企業數據管理之複雜度。
READ MORE
2023/01/06 產研所
| 產業顧問兼主任 厲秀玲
根據聯合國「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的預測數據,到2050年,全球將有1/6的人口超過65歲,80歲以上的人口數預計將從2022年1.57億人增加至2050年的4.59億人。其中大約有11億的嬰兒潮一代(1946年至1964年出生者)到2030年都將超過65歲。隨著嬰兒潮一代逐漸高齡化,不僅將刺激高齡者住宅的需求,其需求特徵也將影響高齡者居住空間的發展形貌。
READ MORE
2022/12/05 產研所
| 產業顧問兼副主任 張家維
近年來全球產業生態遭逢巨大的挑戰,從2018年的美中貿易戰延燒至2020年的新冠疫情,加上烏俄戰爭及氣候變遷等影響,供應鏈面臨嚴重脫鉤的風險,造成歐、美、亞等經濟大國之經濟衰退、消費不振、產業缺工斷鏈等多重影響,全球經濟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READ MORE
2022/12/04 產研所
| 資深產業分析師兼組長 鄭凱安
為壓制中國大陸半導體技術的發展,提高美國在科技領域的話語權,美國自2020年對華為啟動先進製程晶片出口管制起,開始逐步加強對中國大陸取得半導體設計、製造技術的途徑進行管制。2022年下半年起,在「晶片與科學法案」帶頭下,更是提出一連串的管制措施,逐步擴大限制範圍。
READ MORE
2022/12/04 產研所
| 資深產業分析師兼組長 黃仕宗
5G網路較4G高頻短程,營運商須布建更多基地台以達相同覆蓋率,導致網路布建成本增加;全球已有逾15國基於資安考量以政策限制、或由營運商自行棄用陸系設備。
READ MORE
2022/11/08 產研所
| 產業顧問兼主任 林柏齊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今年3月新增10.7-12.7GHz、13.75-14.5GHz、17.7-20.2GHz及27.5-30.0GHz等四個頻段供為低軌衛星通訊使用,並將開放業者申請。雖然我國並沒有自主低軌衛星星系,但國內電信營運商已摩拳擦掌,欲與國際低軌衛星服務營運商合作、將服務引進台灣。
READ MORE
2022/11/08 產研所
| 產業分析師 程致剛
電信基礎建設中的無線接取網路(RAN),朝中心化、虛擬化、解耦等趨勢發展,先是由傳統的D-RAN,演進至C-RAN,增加了電信營運商的部署效率與彈性。近年市場接續再朝vRAN發展,讓電信設備不再受限使用專用硬體,而能夠採用商用現成硬體(COTS),搭配虛擬化RAN軟體。近年備受關注的Open RAN技術,則朝RAN的解耦更進一步,透過開放介面,讓RAN設備中的基頻軟硬體及無線電元件,可來自不同供應商,從而減少依賴單一供應商的產品,並開放更多市場機會給不同廠商。因此Open RAN被寄予降低成本、多樣化供應鏈等市場期待。
READ MORE
2022/11/07 產研所
| 資深產業顧問兼副所長 楊中傑
先進國家積極發展智慧醫療,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智慧醫療定義為資通訊科技在醫療及健康領域的應用,包括醫療照護、疾病管理、公共衛生監測、教育和研究等,應用科技蒐集的生醫數據資訊共享,應用至疾病預防、管理、醫療照護、醫療流程與醫院管理等。全球醫療器材市場,據BMI Research調查,到2024年可達4,744億美元,美洲為主占比超過四成,其次是西歐及亞太,智慧醫材更是未來成長的重要區隔。
READ MORE
2022/10/11 產研所
| 資深產業分析師兼研究總監 許桂芬
亞馬遜(Amazon)在2022年7月宣布以39億美元收購美國會員制連鎖診所One Medical,提供個人及企業客戶面對面診療及遠距醫療服務;隨後於2022年8月宣布將關閉原有Amazon Care部門,藉以重整自家醫療照護事業。Amazon由併購線上藥局到併購實體診所,逐步進軍醫療照護市場。長期照護與遠距醫療需求吸引ICT大廠陸續跨足醫療照護領域,促使醫療照護產業變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