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市場規模已達5.5兆美元,東協國家皆積極投資教育市場,以提升人民水準與技能。資策會透過推動智慧校園整體解決方案,以「從數位學習到智慧校園,從創新應用到創新應用模式,從臺灣到國際」為願景,打造系統整合輸出藍海艦隊,鏈結海外在地夥伴,深耕當地市場。

資策會從2014年開始協助數位學習中堅企業投入智慧校園新興產業,推動產業由智慧學習、智慧教室,轉型成為打造智慧校園整體解決方案,包含智慧學習(iLearning)、智慧社群(iSocial)、智慧行政(iGovernance)、智慧管理(iManagement)、智慧保健(iHealth)、智慧綠能(iGreen)等六大領域。並成功擴散至東協與新興國家之通路,豐碩的成果讓臺灣在世界舞台上嶄露頭角。
近幾年來,資策會在推動智慧校園所完成的重大成果包括:以大廠帶小廠,於國內外打造42所示範智慧校園。再者,聯結海外在地夥伴,深耕東協建立輸出典範,包括成功協助業者進入印度教育市場,並於越南建置七千間智慧教室、培訓一萬名以上英文師資、推展全國教材電子化製作、輔導其六省人力資源培訓,以及於四省市推廣智慧校園計畫、技職學校智慧化。
國內智慧校園產業推動至今,不僅提升校園利害關係人對於校園智慧化服務之重視與想像,更帶動了智慧校園產業與示範學校夥伴,建立長期共同創新研發之合作創新關係。現在也透過國內外智慧校園示範校與小校聯盟,百校萬人直播共學服務為基礎,整合國內50家產學單位資源,建立十個創新聯盟,提供O2O(Online to Offline)創新體驗、創新遠距師資培訓、分級直播課程、跨校共用課表等服務。
打破城鄉距離、師資、設備建置等限制,讓偏鄉中小學導入科技化教育。並透過主題共學模式開發,開創產業共學課程派送之創新應用,如:創客教育、VR模擬訓練等,創造產業新價值。
未來,學校可提供創新教育服務之需求與情境,由產業與學校共同研發新服務,並直接在校園進行驗證與調整,作為智慧校園發展之模式,或以校聯網為主概念,將校園智慧化服務於區域內進行大規模示範體驗,以共享、共用為原則,妥善調度目前既有及未來新增的校園建設資源,讓更多師生一起參與體驗校園智慧服務,達到創新教育之永續共創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