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圖說:Digital Taipei及WCIT智慧學習工作坊直播共學。
從全球60國、1,000個提案中,成功通過面試及評選,資策會「小校聯盟」計畫獲選芬蘭「全球教育創新一百(Global 100)」殊榮,運用ICT技術從都市串起鄉村,促進智慧教育、數位轉型之實際效益。
小校聯盟從平等分配少數族群教育資源的核心精神出發,讓偏遠地區的孩子珍視自己的特色,透過文化交換課程,提升繼續學習的自信心,兼具協助管理者開放創新,催生教育直播跨領域之間的產業整合和連結,更能順利展開各式科技
文化課程給原住民、新住民及自學團體等少數族群中。
事實上,小校聯盟近四年來,在經濟部工業局支持下,已吸引超過700所學校、2萬多名師生參與;培育教育YouTuber,透過線上線下混成的方式,協助萬名學生成績平均進步12分;節省離島學子超過1,200萬分鐘的通勤學習時間;更整合超過70家雲端服務平台、學習機構、教具商、內容提供商、學習硬體業者、師資培育組織及認證單位等,組成創新的教育經營策略夥伴,透過不斷實證,催生新產品,帶動臺灣數位學習產業發展。
小校聯盟的課程設計,也與時俱進,從過去的縮短偏鄉數位落差、推動數位閱讀,到推動智慧學習產業STEA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rt, Mathematics)教育生態圈,都是為了提供所有的孩子們最新趨勢的數位學習課程,也可藉此促進教育直播產業生態圈蓬勃發展,輔導大廠帶領新創團隊,深耕科普及創客教育。並協助線上服務平台、學習機構、教材、教具、數位出版聯盟等傳統學習產業,建立創新商業模式,如教具遞送循環模式,以校務管理概念融入,讓STEAM產業資源能更有效的運用與分配,創造產業營收與價值。
此外,小校聯盟還會依照需求端規劃課程,例如單點主題式學習課程,系列式如數位閱讀系列課程等等,讓參與的學校、教師及學生們有更多元化的選擇,老師們還有師培課程可以選擇共學,真正落實了教育是開放、分享與共好的核心價值與精神。
展望未來,小校聯盟計畫希望能持續讓全世界看見臺灣教育的嶄新模式,透過推動WCIT四國共學,聯合印尼、馬來西亞、香港等國家創新教育機構共組國際聯盟、師資跨國認證等串連計畫,以及投入研發實驗教育支持系統,協助臺灣各地自學團體,加速提升臺灣在教育創新上的國際能見度,有效地為社會少子化、教育新趨勢及產業成長趨緩等社會現況,提供解決方案,並讓技術、能力或人才培育皆找到新商機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