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門定位
以數位科技與思維為本,推動產業跨業整合與數位化創新轉型。
發展重點
以數位科技與思維為本,建立以數位科技為核心之系統整合能力,針對我國以中小企業為主之特性,透過異業結盟融合領域知識,研發符合產業特性之數位轉型解決方案,以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專業能力
數位所的研究與研發團隊,蒐集分析數位經濟趨勢下企業轉型所需的數位技術應用項目、研發適合產業轉型及附加價值所需的資通訊技術與平台,並提供企業轉型所需的顧問及研發服務,與專業型法人跨界合作,整合產業領域知識,帶領企業數位轉型,邁向數位經濟。主要聚焦既有產業之數位轉型,如「智慧製造(紡織、塑膠、金屬…) 」、「智慧醫療」、「智慧能源」、「農牧食安」和「數位環境基礎」…等。研發可提升聚焦產業之附加價值或創新應用之數位轉型技術與服務;打造各垂直領域之數位轉型工具包並導入線上分析服務;偕同領域型法人跨界合作,提供企業與產業所需之轉型架構技術與顧問服務,帶領企業數位轉型,邁向數位經濟。
(一)智慧醫療影像
醫療影像分析平台包含了醫療影像辨識技術與醫療影像標記系統。醫療影像辨識技術以深度學習為基礎進行偵測與辨識,以輔助醫師加速影像判讀效率。醫療影像標記系統讓專業醫師透過瀏覽器即可對醫療影像進行病變標記。做為AI引擎的燃料「資料」的準備工具。
(二) AI DIY(AI by Yourself) 深度學習平台
使用者可以透過平台,方便的完成資料建立、標記、訓練、部署的流程。透過本平台,使用者可以快速驗證自己的想法,並體驗深度學習的威力。
目前針對人臉辨識可以辨識性別、年齡,也可追蹤人物行走軌跡,在不同攝影機下進行人員身形搜尋。物品辨識目前已完成麵包辨識、水果辨識,可用於自助結帳。
(三) 虛擬員工助理與對話機器人
運用高準確自然語言理解技術,提供各領域應用之虛擬助理與對話機器人。
如虛擬客服助理,可與人工客服結合,提供24小時不間斷服務,有效縮短顧客等待時間、雙腦協作減輕客服人員負擔並協助促成業務銷售。
(四) 產線大數據診斷分析:
解決資訊孤島、產能未充分利用:數據散佈多系統,整體現況未及時分析呈現,資源閒置
解決人力時效性差:機台數量與資料量龐大,耗費大量人力找出影響製程的關鍵因子
減少材料與時間的浪費:瑕疵肇因無法即時發現,瑕疵品報廢浪費原物料及出貨延遲違約。
(五) 紡織業智慧製造數位系統:
透過感測器、RFID自動蒐集製品與機台數據,建立產品全程生產履歷,產線數據可即時視覺化監視與異常警示。整合多種數據分析模組,可提供機台產能、稼動率分析,機台參數最佳化建議,設備健康預測與預警等智慧功能。新開發訂單解析解決方案,取代人工輸入表單,自動串聯供應鏈資訊,效率快24倍。
(六) Chameleon工業設備智慧聯網閘道技術跨產業通用設備聯網技術,聯網不需程式開發, 非IT人員亦可容易使用為最大特點,適用於中小型或無IT人員之製造業導入,大幅降低工業物聯網導入門檻。此外,技術內建完整AI人工智慧開發環境,使用者可一機完成建模及設備健診模組開發,已導入印刷電路板(PCB)、手工具、水五金、紡織及工具機等產業實務使用。
(七) Food Traceability食安履歷追溯
承擔社會責任,建置全國校園食材履歷追溯系統。除提供師生、家長查詢學校餐食履歷,有問題時亦可快速追查來源。累積達1,760萬次以上查詢,共破解93次食安事件蔓延,消弭告警於無形。
改善政府流程,建構全國履歷申報單一窗口服務。介接政府、地方及商業平台,簡化業者申報流程,節省重複申報約2/3的工作時間,提升服務效率。
(八) Cloud Open Lab雲端服務檢測平台
促成雲端國家標準於標檢局審議,完成認證機制所需驗測技術和項目研發,擔負社會責任;並將雲端測試技術移轉至本所Spin-off團隊,開創產業界新服務事業。
(九) iServChain雲端區塊鏈節點資源管理平台
運用區塊鏈新興技術,促成5大領域創新流程改善,以物流業龍頭業者為例,每年節省50個對帳人力。
獲獎榮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