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慧運輸系統與應用重要成果
智慧路口四輪/二輪車安全警示系統
•
榮獲2020年 Edison Awards 銅牌獎、2019年 WISTA 傑出公共合作服務獎佳作。
•
讓二輪車輛搭載主動式RFID發報器,當機車行駛經過路側裝置時透過主動式RFID發報器不斷發布該二輪車當下的狀態資料,路側決策盒會判斷是否有碰撞的危險,依照不同的警示碰撞,透過數位警告號誌提醒用路人,減少機車在路口受到車輛側撞的情形,希望能降低事故的發生。
•
本系統並支援多種類感測器(如:雷達、CCTV AI影像辨識技術)達到互補感測之作用。
•
本系統已結合3所大學進行場域示範,可有效將低於八千多輛機車裝設提醒設備,針對危險路段,主動傳送即時訊息提醒駕駛減少交通事故。
X-Parking智慧停車服務解決方案
•
榮獲2019年經濟部科專成果場域應用獎、2018年 WITSA 傑出行動應用獎、2016年 APICTA AWARD-通訊應用類銀牌。
•
運用「智慧感應」與「室內動態定位導航」為主軸,進行技術深化與應用創新,同時運用多種通訊技術串聯場內多項軟硬體,提供中央智慧管控遠端多種載具應用,以及消費者場內創新服務,促成停車場高效率管理營運及顧客滿意度超越目標。
•
創舉國內兩項先例:(1)首次將室內外停車場域串聯進行導航。(2)將3D動態導航運用於室內停車服務,讓使用者輕易調整地圖角度、尺寸,快速抵達目的地。
•
本解決方案已順利導入15座以上指標性停車場,並將方案輸出國際。
智慧商務車輛服務與即時交通資訊推播平台
•
商務車輛駕駛行為分析:即時監控追蹤車隊營運狀態,並與車輛行車電腦標準介面介接,即時傳送車輛運行資訊,同時與雲端數據系統整合,即時分析行車數據,駕駛行為與耗能分析等,再以Open-API的方式,讓車載資訊服務業者提供終端客戶相關的加值應用。
•
即時交通資訊推播:整合國內多家商務物流車隊、客貨運車隊與公部門Open
Data等即時資訊,融合演算全台各主要道路之即時交通路況,透過Open API之方式供第三方服務業者介接發布。
FORMOSA
DataSet及DNN影像辨識
•
FORMOSA自動駕駛深度學習資料庫:建立自動駕駛感知辨識所需要之深度學習資料庫,範圍涵蓋全台各種層級道路、天候(晴陰雨霧)、時段、車輛種類(多輪卡車、四輪車、二輪車)、行人騎士及各種不同交通物件(紅綠燈、各類交通標誌、道路標線、路面圖示、交通錐、紐澤西護欄等)。目標涵蓋全台灣10萬公里之道路影像物件資料,至今已完成2萬4千公里深度學習影像物件標記資料。
•
半自動化道路影像物件標記平台:目前已發展一套快速生產深度學習影像物件資料標記平台,以遷移式學習(Transfer
Learning)為核心來提昇AI影像物件標記技術,一張影像中所有物件無需皆由人工標記,可大幅提昇影像物件標記效率
•
深度學習影像感知辨識技術:以FORMOSA資料庫所發展之深度學習影像辨識技術,可應用至車輛視覺辨識系統與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可於多重複雜天候與交通環境達到精準辨識效果,並針對AI嵌入式平台系統環境整合開發輕量化深度神經網路。
智慧交通路側AI系統
•
結合CCTV與雷達的多項感應設備,並運用AI影像辨識技術,可讓路側運算單元(Road Side Unit)具物件與事件主動辨識的能力。
•
交通物件辨識與預測系統
利用完成訓練之卷積式神經網路CNN進行辨識物件。辨識模型可串接各地方現有之較低規格設備直接套用無須升級處理車流統計,針對較高解析度CCTV加上軌跡追蹤流程,達到路口轉向車流統計,RSU / Camera 30公尺範圍內,車輛辨識率最高可達九成。輔以車輛歷史軌跡配合深度學習運算,考量車與車之間的的群體互動關係,預測多種可能中最符合實際狀況的軌跡。
•
交通事件辨識系統
主動通報交通違規,輔助科技執法,並且支援交通事故預測,作為衝突事件之判斷基礎。現階段支援汽機車行駛斑馬線、違規臨時停車、汽機車行駛人行道、違規變換車道、跨越雙白/雙黃線以及汽車進入機車停等區之判定。
•
解決方案已順利布建於基隆、高雄與花蓮等重要事故熱區,並獲得地方政府交通部門高度肯定。
2、智慧體感關鍵技術與應用重要成果
智慧眼鏡混合實境遠端指導與互動解決方案(III Workforce)
•
榮獲2017 WITSA
Global ICT Mobile Excellence Awards「傑出行動應用獎」、2017「雲端物聯網創新獎」。
•
III Workforce為資策會最新研發的智慧眼鏡遠端指導與互動解決方案,結合影音串流、6-DoF定位追蹤與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 MR)技術,可支援一對多雙向影音即時通訊、遠端作業指導與操作手冊查閱等,以精準疊合方式提供動態指引與互動資訊,大幅提高作業人員工作效率,並與多家國內業者合作導入。
•
智慧動作辨識平台(Activity Intelligence)
智慧穿戴動作辨識技術運用深度學習技術分析慣性感測器(IMU)訊號,提供動作辨識、偵測服務,協助廠商有效率的開發智慧穿戴應用。本技術支援內含動作感測器之智慧穿戴裝置,利用如:智慧手錶或手環、Google
Daydream View控制器等,結合動作辨識即可成為VR遊戲或運動評量(如拳擊有氧)之輸入裝置,並支援全身性動作偵測,有效解決輸入裝置不完整與目前輸入裝置無法直接支援連續動作之動作辨識的問題,於VR遊戲中創造更生動與更具沉浸感之體驗;在運動應用中提供即時互動與評量結果,如配合拳擊有氧健身課程所建立之課程劇本,可提供5項運動成效指標等評量結果,強化使用者體驗。此外,本技術亦可運用於居家復健、長者照護、工作場所、寵物照護等領域。
OinVR-行動XR(extended
reality)共感社群平臺
OinVR(mobile
social XR platform)是一個提供多使用者透過VR頭盔、智慧型手機、或是AR智慧眼鏡等載具,同時在虛擬世界中觀賞360視訊直播以及進行遊戲互動的行動XR(extended
reality)共感社群平臺。本技術可運用於內容製造業者如運動直播、展演、演唱會、教育訓練、旅遊導覽、商務及網路娛樂等,發展各領域專屬之新創社交服務平臺,視訊還能鏈結廣告內容互動遊戲,深化業主品牌印象及提升使用平臺黏著度。
3、物聯網、異質聯網及巨量資料管理重要成果
NIP EI-PaaS 物聯網雲平台
• 榮獲2019年APICTA
AWARD-工業應用類金牌、2019年第6屆經濟部國家產業創新獎、2018年「科技管理獎」(學研團隊類)
•推出NIP EI-PaaS公有雲方案並於2018年1月正式上線,迄今已推出至少34項應用服務解決方案、超過180家企業導入,營運至今平台可靠度達99.97%,每月超過3億個資料上傳至平台進行大數據分析及物聯網應用。
•推出NIP EI-PaaS私有雲方案並於2018年第二季正式上市,結合工業聯網技術與分析框架服務技術,提供對數據隱私敏感度較高的業者,於企業內部建構可與公有雲無縫接軌的服務,現已有至少七家國內大型企業實際建置實例。
異質聯網裝置遠端管理服務平台
•「裝置管理服務」是一套有效管理大量終端裝置,搭載於物聯網應用相關解決方案。提供遠端裝置監控與診斷、軟體安裝與更新、韌體更新與事件告警服務,並以符合國際標準OMADM與LwM2M為框架,打造完整之聯網裝置管理解決方案。
•使用者利用網頁即可監控遠端裝置,不需凡事到現場進行維護與升級,大幅降低裝置的維護人力與成本,並能解決客戶終端裝置資安需求,即時發現異常行為與資安事件。
•完整的控管裝置設定,不設限裝置廠牌、型號、類型,使用同一管理介面控管異質聯網設備。藉由此技術提昇企業的營運效率與加強客戶服務的品質,已完成智慧工廠、智慧醫療、智慧交通與智慧城市等多領域之場域實證,並獲得國內多家企業採用。
CWMS水質水量自動監測技術
• 相較傳統人工方式定期採集單一樣品送驗,具備經濟算、快速,準確等特性,嚴密監測工業廢水排放,對於水資源環境具有保護作用。
• 依據「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協助環保署制定水質監測系統資通訊標準暨驗證規範。
• 已在工業、民生廢水CWMS與自來水淨水廠,建置超過40個場域,提升國內業者系統整合能力,並將資料上傳環保局,達到嚴密監測的效果。
貨櫃裝卸作業監控存證系統
• 針對商港碼頭貨櫃裝卸作業應用情境,於橋式機上建置貨櫃影像AI即時辨識系統(櫃號與櫃損),並將貨櫃裝卸作業之現場以照相或即時視訊串流等方式,透過網路傳回後端留存。
• 貨櫃影像擷取裝置含雷射測距模組(設定離貨櫃適當距離處啟動取像功能)、LED照明燈(用於艙底、夜晚裝卸作業)與減震設計,克服場域對系統耐震、抗水與鹽蝕等諸多環境因素,有效提升港區貨櫃裝卸管理效率。
• 此系統可24小時運作,日、夜間及天候不佳時,均能進行櫃號與櫃損辨識作業,可擴充同時支援多台橋式機即時影像辨識作業。
• 支援網頁瀏覽器人機介面對辨識結果直接進行管理,可依櫃號、時間、橋式機編號或櫃損狀態等進行搜尋貨櫃影像。
• 貨櫃影像AI自動辨識應用可有效協助業者提升貨櫃裝卸管理效率,減少人力成本且實際提供櫃損民事賠償的舉證責任。
4、先進無線通訊技術重要成果
研發「窄頻廣域物聯網基站(NB-IoT)」技術
• 自主研發NB-IoT基站系統關鍵技術,具備輕局端設備開發及協助廠商客製化能力
• 支援多種操作頻段,擁有標準通用之規格,能夠因著應用場景或NB-IoT終端商品不同來調整系統需求
• 支援物聯網巨量終端連線,與PSM(Power Saving Mode)省電機制,在物聯網環境中,不僅可長時間操作,滿足物聯網終端高省電需求,更能有效提升物聯網服務的連線規模
• 可協助我國Small Cell業者、終端和應用服務業者快速切入廣域覆蓋之物聯網應用(如:水/電/瓦斯表數據傳輸、太陽能板監控、環境監控、智慧工廠及智慧城市等)及市場商機,以拓展廣域物聯網垂直應用解決方案
發展高可靠低延遲無線通訊(URLLC)技術
•與3GPP 標準同步,發展R15
5G Standalone (SA) Mode 基地台,實現高布建彈性CU/DU架構與高可靠(99.999%, BLER:0.001%
@ packet size 32B)低延遲(1ms, uplink
antenna to RLC)效能。
•結合歐盟與台灣產學研單位,進行H2020 Clear5G合作計畫,研究未來工廠的通訊接取融合技術,促進台灣研發國際化,培養台灣產業界參與國際前瞻技術研發之經驗,擴大台灣於國際上的影響力。
• 與國內業者合作,將下世代通訊技術實現於未來工廠,實現生產線即時資料傳輸、智慧眼鏡人機協同、機器手臂遠端控制等智慧化應用情境,以提升我國製造業之國際競爭優勢。
長期參與3GPP 國際標準制定,布局關鍵專利,掌握前瞻技術發展
延續2009年起投入3GPP國際標準之技術能量,累積布局逾100案300件標準相關專利。布局5G
IoT關鍵技術,包含5G New Radio (NR)
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URLLC)、NB-IoT、Industrial IoT (IIoT) 等技術,可提供國內業者與國際大廠交互授權談判的籌碼與專利爭訟時的後盾。
愛部落 i-Tribe
運用獲得 R&D
100 國際大獎之「BestLINK無線專網行動監控系統」,成功於102-108年推動原鄉部落愛部落(i-Tribe)建置戶外無線網路,i-Tribe迄今已完成興建373個部落,109年將持續深耕佈建。
i-Tribe影響人口數約5萬人,網路的便利讓原民部落的醫療服務、行銷農特產、觀光與部落文化傳承大力提升;例如,讓衛生所巡迴醫療時,透過i-Tribe進入雲端系統查詢病歷資料,將健保卡成功過卡率由 30% 提高至 95% 以上,有效提升醫療品質與效率,保障部落居民的健康權益。在網路方便下,並提升農場品的銷量,例如桃園市復興區的五月桃的年營收額從往年的500多萬,提升4倍至2,000萬;並運用網路轉播公益音樂會,用愛消彌城鄉差距。
5、R&D
100 Awards 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獲獎技術介紹

Hybrid MassLINK Bus Stop 手搖發電智慧站牌
採用Hybrid Mass LINK (NB-IoT 或 LoRa)無線通訊之改良式手搖發電潔能智慧站牌系統,其覆蓋面積廣、低功耗、穿透性強等特性,避免3G/4G的通訊死角,有效緩解山區、偏鄉,通訊不良造成資料無法收送問題,儘管架設在深山野嶺,也能繼續傳送公車動態資訊服務,達成綠色運輸,本系統榮獲2018 R&D 100 Awards 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
其他優點特性:(1)採用手搖自主發電模式,無需市電,可解決無電可用之問題。
(2)採用先進的FEC和高性能濾波器,提高了靈敏度和抗干擾能力,增強通信範圍。
(3)提供NB-IoT和LoRa兩種通訊模式,可在授權或非授權頻段中運行。
(4)可以設置在移動載具上進行調度指揮,相當適合用於救災或公共安全服務。
智慧眼鏡視覺化導覽解決方案(Smart Glass Guidance System, SGGS)
結合智慧眼鏡的新一代導覽技術,使用者無需操作,看向何處自動導覽至何處!透過「隱形編碼」與「定位定向」技術,以人眼不可見的紅外線標記進行定位,不影響使用者視覺亦不受限於展場環境光源,可依據使用者觀賞角度,無須用手點選或操作任何按鍵,即可取得文字、聲音與影像等導覽資訊,如同專屬的貼身導覽員隨伺在側,本方案榮獲2016R&D100 Awards-百大科技研發獎、2016美國博物館協會 AAM MUSE-詮釋性互動裝置類銀獎、2016美國休士頓影展-新媒體互動成人專業類白金牌獎等多項國際,並應用於國內多家展館與特展使用。
無線專網行動監控系統
• 關鍵技術包括:無線寬頻專網架構規劃與建置、無線寬頻專網運作最佳化、後端視訊系統開發以及監控服務管理整合等4大重要突破;自2010年起攜手與全波科技共同研發出一套能夠應用於急難救助的無線優聯技術(BestLINK)解決方案,成功突破過往Wi-Fi因傳輸距離太短(100公尺)及穿透性差等限制,不但具遠距傳輸能力及高頻寬之優良特性,同時可以架設於交通運輸工具上迅速構建與延伸網路覆蓋,並可於高速移動(120Km/hr)下正常傳輸即時影音資料,本技術榮獲2013 R&D 100 Awards 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
全球首創Zigbee貨櫃碼頭調度先進技術
• 台北港碼頭因為採用此套系統,節省將近50%的人力與作業時間耗費,大幅提昇了整體營運績效!透過電子紙派令及自動化營運,達成之環保與節能的效益,讓台北港貨櫃碼頭備受國際矚目,甚至吸引中國大陸、越南、美國、非洲…等港口之營運商前來取經。CraneAbide貨櫃碼頭調度先進技術,具有多節點、成本低廉、涵蓋範圍廣、功耗超低、可與其他通訊技術互相連結、及非常適合建置區域型的即時溝通網絡等特點,非常適合貨櫃碼頭運用,本技術榮獲2013 R&D 100 Awards 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
RFID微型無線射頻辨識標籤技術
• 關鍵技術包括:標籤設計技術、電波環境控制技術、讀取器參數設定技術及後端管理平台技術等;並成功與自來水公司、電力公司、貨櫃運輸公司及液態瓦斯公司等廠商完成技術驗證,分別應用於包含:鷹架管理、地下管線管理、貨櫃管理、瓦斯鋼瓶管理等各個領域,有效大幅改善金屬物品讀取距離與穩定性的限制,具體解決了RFID長期以來在金屬物品所處環境,讀取率不佳的應用障礙。在應用於液態瓦斯公司實證測試為例,以車速每小時30公里的條件下通過閘門測試,不同鋼瓶尺寸或是以直立、堆疊等不同的擺放方式的情況下,其讀取準確率皆達100%,最重要的突破是,過往RFID僅能讀取10公分至5公尺的讀取距離,而此項創新技術最長可讀取的距離達15公尺!並榮獲2012 R&D 100 Awards 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